過去的2021年,港股市場表現低迷,恆生指數跌逾14%。經歷連續數月的調整,多路資金均認爲,港股的投資窗口已經打開,當前正是獲取便宜籌碼的好時機。2021年12月以來,南向資金淨流入總額超過580億元。
作爲首家純外資公募基金,貝萊德基金將旗下第二隻產品的“主戰場”放在了港股市場。貝萊德基金投資總監、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陸文傑表示,當前港股估值頗具吸引力,隨着基本面和政策面出現邊際改善,港股迎來了較好的投資時點。
用港股的方式投資港股
據陸文傑介紹,貝萊德港股通遠景視野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採用創新投顧模式,貝萊德集團在香港的全球新興市場團隊作爲產品的投顧,提供港股市場投資建議。“港股市場是一個機構博弈的市場,而貝萊德全球新興市場投資團隊在該市場積累了豐富的投資經驗,屬於‘主場作戰’,也就是用港股的方式投資港股。”
在陸文傑看來,首先,A股和港股存在差異,投顧模式能夠發揮兩市團隊各自的優勢。其次,該產品有本地化需求,內地投資者對產品風險和投資回報的需求與海外投資者有所不同,採用投顧模式能夠根據內地投資者的實際需求,對產品進行調整優化。再次,該基金採取極爲嚴格的風控措施。港股每隔一兩個季度市場風格就會發生轉變,如果單獨用成長或價值的思路進行投資會很危險。因此,該基金不侷限於某種特別的市場風格,而是更均衡、更靈活地配置各個行業和主題。最後,對一些極小概率的風險事件進行量化分析,同時會將一些非財務因素納入投資框架。因爲在港股市場中必須用好的風險分析和管理框架,只有這樣才能在不同市場環境中都能獲取超額收益。
在投資方向上,陸文傑會尋找國際投資者、香港本地投資者和內地投資者共同認可的標的,從中挖掘定價錯配帶來的投資機會。以電動車爲例,陸文傑表示,國際投資者和內地投資者都很關注這一投資主題,但其關注方向有所不同。在A股市場中,投資者更關注技術突破或新的商業模式;而在港股市場,投資者更關注全球產業發展狀況及新政策帶來的影響。
“在進行投資時,總有一方的認知更加符合企業的基本面,這種錯誤認知會使股票的定價過高或過低,從而爲我們帶來很多投資機會。”陸文傑稱。
現在是投資港股的較好時點
展望2022年,陸文傑認爲,港股在估值上頗具吸引力,尤其在經歷了2021年的持續調整後。“現在是投資港股的較好時點,因爲我們在很多方面看到了非常明顯的邊際改善情形。”
比如,港股市場有很多大的消費類企業,受疫情、企業自身經營等因素影響,2021年表現不佳,2022年消費類企業經營數據會慢慢修復。
在陸文傑看來,現在的港股市場擁有各種各樣的投資機會。對於市值佔比較大的互聯網公司,陸文傑認爲,雖然這類企業的高增長時代已經過去,但仍然具備核心的數據優勢。在行業更加規範後,龍頭公司仍然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及創新能力,仍然是有潛力的核心資產。
總體而言,陸文傑認爲,2022年港股存在四大投資機會:一是消費服務板塊的反彈,包括旅遊、線下消費服務等。二是低估行業的重估,比如互聯網、醫藥等。三是在市場風格沒有發生切換的情況下長期增長確定性較高的行業,比如新能源。四是持續獲得海外市場份額的中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