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海宣佈6月1日起全面恢復全市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午間國務院印發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包括6個方面33項措施,A股三大指數持續拉昇,截止收盤,滬指錄得五連升,收漲1.19%報3186點,深成指漲1.9%,創業板指漲2.3%。兩市3314股上漲,1200股下跌,成交量稍有放大至9360億元,北上資金淨買入139億元,為連續第三日淨買入,創5月20日以來單日新高,為年內次高。消息面上,MSCI半年檢結果變動今日收市後生效。
滬指本月累計上漲4.57%,深成指本月累計上漲4.59%,創業板指累計上漲3.71%。
盤面上,消費、科技股聯袂走強帶動指數,兩市個股普遍上漲,市場風險偏好明顯上升,劉鶴強調重視科技保障糧食安全,種業、糧食概念股全面爆發,金健米業連續兩交易日漲停;蘋果線上開發者大會6月7日召開,消費電子、虛擬現實等科技類題材大漲靠前,歌爾股份等多股漲停;食品飲料、白酒板塊大漲,捨得酒、皇氏集團等股漲停,醫藥股普漲;兩部門發佈關於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風能、光伏概念表現強勁,隆基綠能漲3.8%;5G、芯片、豬肉、國產軟件等概念活躍。
農業板塊全面爆發。種植業板塊漲幅居前。敦煌種業、新農開發、農發種業、金健米業、福建金森漲停,豐樂種業漲超7%。
消息面上,由於俄烏衝突引發的糧食危機不斷惡化,疊加超20國發布糧食出口禁令,全球糧價上升。此外,昨晚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強調,重視科技保障糧食安全,加快生物育種,加強土地保護和改造,提高肥料生產使用效率。另外,財政提出,在前期已發放200億元農資補貼基礎上,再次下達100億元農資補貼。
消費電子板塊漲勢如虹,其中蘋果概念股漲幅強勢。長盈精密、華興源創、國光電器、水晶電器、水晶光電、科瑞技術、賽騰股份、東山精密等11股漲停。
消息面上,蘋果一年一度的線上開發者大會將於北京時間6月7日凌晨一點召開。蘋果AR/VR頭顯操作系統被曝已商標註冊,或於6月初開發者大會上亮相。但蘋果分析師郭明錤推文表示,距離蘋果AR/MR頭顯進入量產還需要一段時間,認為蘋果不會在開發者大會發布AR/MR頭顯及realityOS系統。
此外,618電商促銷節臨近,疊加深圳出台政策刺激電子消費,此前需求低迷的消費電子或許得到提振。
受上海6月1日正式解封的消息影響,大消費板塊延續漲勢,黑芝麻、皇氏集團、勁仔食品、甘源食品、陽光乳業漲停,桃李麪包、鹽津鋪子漲超7%。
消息面上,勁仔食品昨日公吿稱,擬定增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8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擬用於湘滷風味食品智能生產項目、營銷網絡及品牌建設推廣項目和新一代風味休閒食品研發中心項目。
半導體板塊午後拉昇。英集芯、鵬鼎控股、東山精密漲停,清溢光電漲超12%,恆玄科技漲超10%,瑞芯微漲超8%。
消息面上,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日前指出,全球各領域對於半導體應用的需求持續增加,中長期發展前景仍佳,促使廠商投入擴產,2022年全球前端晶圓廠設備支出總額將較前一年成長18%,來到107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且已連三年大幅增長。
光伏、風電等綠電板塊漲幅強勁。天沃科技、晉控電力、吉鑫科技、寧波東力、恆潤股份漲停,寶塔實業漲超9%。
消息面上,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到2025年公共機構新建建築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旨在錨定到2030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的目標,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
汽車板塊回調。金龍汽車、亞星客車跌停,安凱客車跌逾7%,宇通客車跌逾4%。
煤炭板塊走弱。大有能源逼近跌停,昊華能源、山西焦化、山煤國際跌逾2%。
個股異動方面,MSCI中國指數等多隻指數調整結果盤後正式生效,中國神華、圓通速遞、君實生物、廣汽集團、揚農化工等多股尾盤拉昇。
中通客車尾盤再度觸及漲停,走出13連板,成交額20億元。消息面上,中通客車此前收關注函,要求核查是否存在涉嫌內幕交易情形,以及説明公司核酸檢測車有關業務規模。公司昨晚回覆稱,公司產品以客車為主,核酸檢測醫療專用車目前銷售數量相對較少,對公司經營業績未產生重大影響。
高鐵電氣直線封板,報9.65元/股。消息面上,國務院印發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快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投資,支持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發行3000億元鐵路建設債券。
北向資金方面,MSCI中國指數等多隻指數調整結果盤後正式生效,北上資金尾盤出現大幅異動,以每日額度餘額口徑,北上資金收盤淨流入近197億元,尾盤一度淨流入350億元;以買賣成交額口徑,北上資金淨買入近139億元。
展望後市,銀河證券認為,目前市場位置接近底部。全A估值已確實接近底部,全A長期來看已處於性價比較高位置。A股是否反轉還需關注其他指標:一是穩增長政策的傳導效果,歷次穩增長政策逐步落地後,需伴隨房地產、長期貸款等指標的上行,市場信心才能真正恢復並帶來市場的上行。二是上游資源品價格的持續上行、疫情反覆對相關上市公司的盈利損傷程度還需更多時間確定。三是海外因素,若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A股或受到一定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