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進入聖誕節後、元旦節前的交易時段,成交量顯著萎縮。
截至收盤,美股集體收跌。道指跌1.10%,報32875.71點;納指跌1.35%,報10213.29點;標普500指數跌1.20%,報3783.22點。
年初至今,納指已經累跌34.72%,道指和標普500指數也分別下跌了9.53%和20.62%。
大型科技股多數收跌,蘋果跌3.07%,市值一夜蒸發約635億美元(約4431億元人民幣),收盤險守2萬億美元大關,創2021年6月以來新低;微軟跌1.03%,谷歌跌1.67%,亞馬遜跌1.47%,奈飛跌2.57%,Meta跌1.08%。特斯拉漲3.31%,結束連續7日下跌。
中概股整體走低,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3.78%。好未來跌14.85%,騰訊音樂跌6.14%,新東方跌5.68%,京東跌4.51%,拼多多跌4.44%,百度跌4.19%,阿里巴巴跌2.96%。三大新能源汽車股全線下跌,小鵬汽車跌4.18%,蔚來跌2.58%,理想汽車跌0.59%。
商品期貨方面,WTI 原油期貨收跌0.71%,報78.96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收跌1.27%,報83.26美元/桶。COMEX 2月黃金期貨收跌0.4%,報1815.8美元/盎司。
NYMEX 1月美國天然氣期貨盤中跌近13%,創九個月新低,收跌超10%且失守5美元/百萬英熱單位。荷蘭天然氣一度跌超7%;創10個月最低並抹去俄烏衝突以來全部漲幅;ICE英國天然氣一度跌近9%並失守200便士/千卡整數位。
美國疾控中心(CDC)網站當地時間12月28日發佈關於中國旅客入境美國的新要求。
新規將於美東時間明年1月5日凌晨12:01生效,針對所有從中國內地、香港或澳門出發的兩歲及以上航空旅客,“出發時須向航空公司出示48小時內的PCR核酸或抗原自檢,相關結果需要得到美國FDA或有關國家當局授權認證、由遠程醫療服務機構或持照供應方管理並監測”。
美國CDC表示,除對來自中國的直飛航班適用上述要求外,10天內有中國旅居史、途經韓國仁川、多倫多皮爾遜、温哥華國際機場轉機的旅客亦需要提供檢測結果,而無論他們的國籍和疫苗接種狀態為何。
根據新規,在航班起飛前10天以上檢測呈陽性的乘客可提供康復文件代替陰性檢測結果。航空公司必須在登機或拒絕乘客登機前確認上述所有乘客的新冠檢測結果為陰性或康復證明。
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迴應稱,當前需要各方科學抗疫,攜手共進,保障各國人員安全往來,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世界經濟恢復健康增長。
汪文斌表示,中方始終認為各國防疫措施應當科學適度,不應影響正常的人員交往。我們也注意到,不少國家對中方制定中外人員往來暫行措施表明了積極態度,期待中外人員往來進一步恢復,便利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2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宣佈自2023年1月8日起優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有序恢復受理審批中國公民因出國旅遊、訪友申請普通護照,恢復辦理內地居民旅遊、商務赴港簽註。
近兩日,法國駐華大使館、泰國國家旅遊局、加拿大旅遊局、澳大利亞旅遊局、新西蘭旅遊局、丹麥國家旅遊局、挪威國家旅遊局、荷蘭旅遊局官方微博、西班牙國家旅遊局、葡萄牙國家旅遊局、奧地利國家旅遊局、瑞士國家旅遊局等紛紛在微博發帖,歡迎中國遊客到訪旅遊。
其中,法國駐華大使館表示,“中國朋友,法國張開雙臂歡迎你們!”
泰國國家旅遊局表示,“三年了,神奇泰國等你們三年了!”
另外,多個駐外使館也調整赴華防控措施。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北京時間28日11時,已有超過50箇中國駐外使館發佈通知調整赴華防控措施。
其中,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佈《關於自美國赴華乘客遠端防控措施調整的説明》,自2023年1月8日起,自美國出發赴華乘客仍需在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可赴華。如呈陽性,相關人員須在轉陰後再赴華。赴華乘客行前無需向中國駐美使領館申請健康碼。赴華乘客需將登機前48小時內核酸檢測結果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健康申明卡》。
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發佈《關於調整自俄羅斯赴華人員遠端檢測措施的通知》,自北京時間2023年1月8日起,赴華人員無需在行前向中國駐外使領館申請健康碼。自俄羅斯赴華人員須在行前48小時內完成1次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可赴華,無須向中國駐俄使領館申請健康碼,將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填入海關健康申明卡。如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應在轉陰後赴華。
再來關注下國內方面大消息。
內地與香港恢復通關正在加速落地。昨日(28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目前計劃於明年1月15日前落實“通關”。
李家超強調,落實“通關”必須堅持逐步、有序、全面三個原則,目前特區政府已與內地有關部門接觸,雙方希望在1月中之前達成共識,並將完備的“通關”方案提交中央審批,目標是在明年1月15日前落實“通關”。
當天,李家超在“應對疫情指導及協調組”記者會,宣佈從明天起進一步優化香港防疫措施,優化詳情如下:
(1)取消檢疫令,並不再甄別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
(2)取消“疫苗通行證”措施,改為採取更具針對性的措施,包括推進一老一幼疫苗接種等;
(3)取消所有入境強制核酸檢測;
(4)取消所有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限聚令”及處所入場人數限制等,“口罩令”則將繼續維持。
李家超表示,將與內地有關部門商討,通關初期會分階段設“人數安排”,意味着或設配額。他指出,兩地過去3年未能通關,通關初期需求一定很大,政府要確保關口運作順暢,所以要逐步通關。
昨日,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重慶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等發佈《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查看詳情《又一城!重慶調整房地產政策,自有住房用於長租可不計入套數》
通知從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激活市場有效需求、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優化行業服務管理4個方面共提出16條政策措施。
通知明確,優化商業貸款住房套數認定。居民在中心城區以外區縣新購住房的,個人住房商業貸款僅將所在區縣的住房納入套數核查範圍。居民將存量住房盤活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和長租房的,該套住房租賃合同已備案,且取得保障性租賃住房認定書或長租房承諾的,可不納入家庭住房套數計算;原則上一個家庭只核減一套。
促進一二手房良性循環。支持“先買新再賣舊”家庭購置改善性住房,對擬出售家庭唯一住房的,房地產企業可延長認購期,支持其出售原住房;對已網簽出售的家庭唯一住房,可不納入住房貸款套數核查範圍。
支持剛性住房貸款需求。在渝生活、工作的非本地户籍居民在重慶市購買首套住房的,享受與本地居民同等的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四川籍居民在重慶市購買首套住房的個人住房貸款需求,對納入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的四川廣安市籍居民在重慶都市圈購買住房的,享受同城待遇。
在支持房地產企業融資方面,通知提出,指導金融機構區分房地產項目風險與企業集團風險,保持房地產開發貸款平穩有序投放。依據行業誠信評價以及項目運營情況等,及時發佈房地產企業白名單,支持金融機構提供中、長期貸款。鼓勵各商業銀行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探索開展房地產項目封閉融資試點,實行資金封閉管理,給予降低貸款利率、延長貸款期限等優惠政策。支持優質房地產企業發行債券融資,協調推進財務總體健康、面臨短期困難的房地產企業通過增信發行債券;支持本地上市房地產企業股權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