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康醫藥(02410-HK)將於明日(8月20日)掛牌交易。截至16:00,暗盤漲幅達8.26%,報13.10港元,成交額1.3萬港元,總市值48.58億港元。
根據公開資料,同源康醫藥是一家處於臨床階段的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小分子藥物和其他創新藥物種類,如PROTAC,旨在解決癌症領域尤其是肺癌治療中的未滿足需求。公司已經建立了一個由11款候選藥物組成的豐富管線,其中包括兩款低風險產品:核心產品TY-9591和關鍵產品TY-302。此外,管線中還包括5款正在進行臨床評估的創新產品,以TY-2136b為代表,以及4款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的產品。
目前,同源康醫藥正在中國進行兩項關鍵的臨床試驗,皆針對TY-9591。一項是關鍵II期臨床試驗,研究TY-9591作為單藥治療,用於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NSCLC)腦轉移的一線治療。另一項是註冊性III期臨床試驗,研究TY-9591作為單藥治療,用於EGFR L858R突變的局部晚期(IIIb至IV期)或轉移性NSCLC的一線治療。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TY-9591是全球唯一正在進行頭對頭註冊性臨床試驗的EGFR-TKI,直接比較其與奧西替尼的療效,顯示出其在全球範圍內的獨特地位和潛在的市場競爭力。
生物製藥產業近年來內部競爭非常激烈,同源康醫藥也一樣,面臨許多挑戰。為開發創新產品,同源康醫藥進行了龐大的研發投入,因此持續虧損。同源康醫藥2022年及2023年1-9月,公司實現收入分別為4424.2萬元、0萬元,而淨虧損分別達3.12億元、2.66億元,兩年累計虧損近6億元。除此之外,創新藥產品商業化進程漫長,不確定性高。截至招股書遞交之日,同源康醫藥的候選藥物均未獲准在中國上市。
大量的研發投入使得同源康醫藥不得不尋求更艱險的謀生道路,兩次「斷尾」求生。 2022年同源康醫藥的4,424萬元收入主要來自向麗珠醫藥收取的計畫合作授權費用。此外,2024年1月,同源康醫藥出售了全資子公司上海雅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份,獲得資金3,490萬元。
不過,生醫產業前期持續虧損似乎是產業的常態,後期扭虧為盈的機率也是不低的。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同源康醫藥自2018年獲得天使輪融資後,經歷了7輪融資,估值顯著上升。 2024年1月,公司完成了最後一輪融資,估值達到30.85億元,較五年前的1.3億元增加了23倍。然而,隨著估值的成長,創始股東和天使輪投資者開始減持股份,套現離場。
2021年12月,成都博远将所持公司股份分别转让予嘉兴行仁、湖南湘医,合计套现3000万元;贝沃特医药向吉爱宁转让股份,套现735万元;长兴利源向上海凯乘、吉爱宁转让合计135万股股份,套现567万元。在2022年6月完成的C轮融资中,公司估值达到了24.25亿元。成都博远在2022年1月再次减持套现,其股份受让方在短短5个月后以更高的价格转让股份,实现了投资收益。
同源康醫藥的財務狀況並不樂觀。公司已經連續兩年虧損近6億元,目前淨負債高達7.67億元。此外,公司在多輪融資中包含有贖回特權的對賭協議。截至2024年1月,公司已使用了80%的融資款項。
同源康醫藥IPO能否成功,與港股18A公司板塊的整體表現密切相關。 18A公司板塊自2018年推出以來,已成為亞洲最大的生物科技集資中心,但許多公司在經營業績和股價表現上並未達到市場預期。 2018年至2023年,港股上市的63家生技公司總計融資超過1,200億元,但目前整體虧損已將IPO融資全數虧損。截至2023年底,只有9家公司的股價高於上市發行價,多數公司的股價長期低迷,交易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