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瀏覽的是香港網站,香港證監會BJA907號,投資有風險,交易需謹慎
這份最新的數據,吿訴你外資如何配置中國資產?
格隆匯 08-20 16:14

從盤面來看,外資真的是大幅度的流出:在港股和美股市場,佔據大多數的資金還是外資,這麼多幾千億、萬億市值的企業大跌,在於政策端影響還沒有真正脱離。恆生科技指數整體跌幅跌幅超30%,頭部的互聯網科技股從年內高點至今跌幅腰斬的比比皆是。中概股更是慘烈,教育賽道的邏輯被完全打破。

而在A股,繼昨日淨賣出107.83億元后,北上資金今日再度大幅淨賣出108.16億元,連續兩日淨賣出超百億,為2015年7月以來首次。

不過更多的體現在外部的風險因素上面:美聯儲這兩天公佈的經濟數據,比預期的是要差的。但是在會議上,關鍵的點在於放緩購債這裏,儘管解釋了這個東西是緩慢減小目前的過度寬鬆環境,並不會立馬的收緊。但是,影響了全球的股市,都在下跌,外資的動作並不意外。

1、全球頂級基金如何配置中國資產

截至至今,海外基金公司的持倉都已經明牌,根據中信證券的報吿顯示,全球T20海外基金持有的中國股票沒有下降,反而是環比小幅度上升的。具體為2021年二季度環比上升0.1%到6214億美金,更重要的是,港股的持倉環比提升12.6%,增幅是最大的。Q2美股中概股重倉持股佔比大幅下滑8.3%至29.3%,而港股及A股市場的重倉持股金額環比分別提升7.0/1.0% 至 63.0%/7.2%。

顯著的特點是行業配置變得更加細分,今天暴跌的醫藥板塊依舊是外資的最愛,新增資金的主要配置方向為醫藥,增加幅度在41%,和科技增加34.3%),重倉持股金額分別提升至574.4億元和164.7億美元。而可選消費減少-2.6%和通信服務減少3.5%,持股市值變化則相對平穩,但其板塊重倉持股佔比仍處於高位,分別為 42.8%和 24.7%,與金融板塊(12.4%)持續穩固權重板塊地位。

二季度海外主要基金顯著增配傳統經濟中的工業,增長98.5%公用事業增加63%,這其中寧德時代獲海外基金關注成為工業板塊重倉持股金額顯著增長的主要原因。

2、海外巨頭紛紛加倉中國資產

從市場出發,短期擾動並不能真正影響長期價值的迴歸,外資代表的基金,在二季度中國資產跌幅過程中,大部分選擇的是加倉。

在中概股方面,選取十家市場較為關注的主動管理型基金,探究其二季度對美股中概企業的持倉變化,新能源及互聯網金融板塊個股普遍獲機構增持,景林Q2增持360數科、富途控股159.4、16.2萬股;橋水則增持理想汽車、老虎證券、大全新能源102.3/87.5/23.6萬股。

Q2新上市個股亦引發海外基金關注,如滴滴出行獲景林、高瓴、富達三家機構增配;BOSS直聘亦得到景林、高瓴的大幅買入。而持續在監管政策風險下的互聯網及教育板塊二季度機構配置分化明顯。

景林Q2分別增持新東方、高途集團70.8、14.9萬股;而瑞銀則分別減持二者308.7、504.4萬股。互聯網娛樂板塊的嗶哩嗶哩獲景林、高毅、摩根大通增持,但被凱思博、SOROS FUND減持。互聯網電商龍頭如拼多多、京東、阿里(BABA.N)則多遭機構減持。

代表的基金,比如施羅德旗下的兩隻中國股票基金在7月份也在加倉中國核心資產。根據晨星數據顯示,施羅德旗下的中國優勢基金在7月份該基金增持了阿里巴巴和匯豐銀行,其他持倉保持不變。

目前,該基金第一大重倉股為阿里巴巴,持股市值為1.7億美元,第二大重倉股為騰訊控股,持股市值1.3億美元,騰訊持倉未變。另外一隻中國股票基金加倉動作比較明顯。施羅德ISF All China Equity A 7月份大手筆加倉了阿里、騰訊等股票。

此外,英國知名投資管理公司Baillie Gifford在美團股價大幅度回撤的過程中持續買入美團,據港交所權益披露資料顯示,7月28日,美團獲Baillie Gifford以每股均價202.076港元增持946.4萬股,涉資約19.12億港元。增持後,Baillie Gifford最新持股數約2.79億股,持股比例由4.94%上升至5.12%。

而橋水同樣選擇加倉中國資產,截至到2021年二季度橋水基金總持倉規模在155.8億元,環比上升37.3%,大舉加倉消費、科技板塊,包括多隻中概股,此外小幅減倉中國市場ETF。

高瓴截至到2021年二季度,儘管持倉總市值97億美金有所下降,較一季度末的101億元繼續降低,但是整體而言唯品會、阿里巴巴、名創優品得到大幅度的加倉。

關注uSMART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YouTube 追蹤我們,查閱更多實時財經市場資訊。想和全球志同道合的人交流和發現投資的樂趣?加入 uSMART投資群 並分享您的獨特觀點!立刻掃碼下載uSMART APP!
重要提示及免責聲明
盈立證券有限公司(「盈立」)在撰冩這篇文章時是基於盈立的內部研究和公開第三方資訊來源。儘管盈立在準備這篇文章時已經盡力確保內容為準確,但盈立不保證文章資訊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並對本文中的任何觀點不承擔責任。觀點、預測和估計反映了盈立在文章發佈日期的評估,並可能發生變化。盈立無義務通知您或任何人有關任何此類變化。您必須對本文中涉及的任何事項做出獨立分析及判斷。盈立及盈立的董事、高級人員、僱員或代理人將不對任何人因依賴本文中的任何陳述或文章內容中的任何遺漏而遭受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承擔責任。文章內容只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證券、金融產品或工具的要約、招攬、建議、意見或保證。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或下降。往績數字並非預測未來表現的指標。
uSMART
輕鬆入門 投資財富增值
開戶